

詳細世界觀
寫在這邊的是除了主頁外所有的設定,詳閱以創作出符合世界觀的稿件!
廢土 ✦ 魔法 ✦ 工業 ✦ 故事
基本設定
以下設定適用於所有狀況,於此統一解釋
在這個世界,所有生物維生依賴的不是空氣本身,而是吸收環境中的元素魔力,就算有吸到空氣,若空氣內不含足量的空氣魔力仍然無法供氧。水的道理亦同,可以直接喝水,但微觀來說是喝了之後吸收水中的水元素魔力。吸收了環境的魔力後,透過身體轉化成驅動法術的動力,故持續施法會加速疲累、飢餓等生理現象。
動物方面也全依賴魔力為生,都會使用自然魔法。約40%是有一般動物體徵的魔法動物,約有25%是外觀千奇百怪的特殊動物,另外30%是誤食調和劑的異化動物,最後5%是稀少強大的龍類和幽魂類這兩種動物。
在魔力充沛的地方人們可以依靠自然魔法快速、輕鬆的移動,故此世界目前沒有任何小型載具的出現,僅有穿行數個地區的長途鐵路、遠洋船隻、區間飛行器。另外,亦沒有發明槍枝等熱兵器,畢竟以熟練的魔法投擲出元素攻擊,威力可以媲美手槍。弓箭、弩箭存在但鮮少使用,僅用在施法成功率低下的區域。
現在購物用的貨幣是古時三帝國興盛時期同意流通、共同鑄造而來,通稱「角幣」單位為元(元素),外型為三角形,象徵煉金術的元素符號,也代表三帝國的經濟互通。由於鑄造材料跟工法特殊,因此角幣可以被儲存法術魔力化儲存,不受重量限制。
環境魔力濃度的影響
85%以上
非常舒服,適合生活
65%以下
自然魔法有機率失敗
開始仰賴調和劑
或物理手段
40%以下
呼吸困難
15%以下
生物無法生存
魔法種類設定
說起來這是個人人都是法師的世界,但在這個世界魔法也分成數種,分別是:
自然魔法 ✦ 一切的根本
自然魔法即元素魔法在一般運行下人們接觸到的安定狀態,且能依據規則進行變化。但在魔力巨幅波動或是環境被人為破壞的情況下會變得稀薄,這個現象本來是可以透過長時間的天然循環撫平,無奈超過一定的破損閾值後自然界也沒辦法自主回復魔力循環。
循環儀式即是祖先在發現這個道理後開發的大型長久魔法,諸如天災、戰爭後為了回復當地風調雨順而進行。雖然古早時期的環境破壞不至於如今荒區一般嚴重,但也差不多是會讓人難受的程度,故同一時期最早期的魔力維生裝備也被製造出來,外觀如同生化防護服,用以穿戴進入災區進行儀式。
自然魔法與循環儀式

圖中就是維生服
平時不會穿這麼多
儀式進行完
就有新的健康環境
煉金術 ✦ 多樣的調和劑
煉金術與調和劑
早期的煉金術注重達成自然魔法做不到的功效,多數為輔助、催化等效果。直到調和劑的出現,除了專門做魔法加工品的人會去研習,目前大部分的人都只熟悉調和劑的應用。
調和劑是透過壓縮法陣內的自然魔法作為動力,透過煉金魔法的介質將靈魂抽取出來後壓縮到物理載體上,故在製造時就已經會導致區域內的魔力濃度驟降。另外,在調和劑被使用時不像自然魔法在施放完後會直接進入環境中能再次被利用,調和劑混入靈魂的成份導致透過調和劑被施放的魔力很難重回自然循環中,該空缺只能等待環境本身再造。
調和劑最常見的狀態為玻璃瓶裝的膏狀、水銀狀物質(根據提煉手法不同介質會略有不同),調和劑的瓶中人可以與使用者對話,但有些性格內向的瓶中人可能要花上數年才會願意跟使用者對話。調和劑可以被塗抹、注入、加工成核心,如果被野獸吃掉會讓人與獸的靈魂融合。
詳見第三頁
共有四種加工方法
心靈突變會影響
外觀上的各種變異

向量魔法 ✦ 背後的功臣
向量魔法與空間魔法
向量魔法是一種需要數理天份才能掌握的特殊魔法,它能讓法術附加與計算相關的特性。
由於施放天份的要求遠比自然魔法高,故通常僅被穿行者研習與精通。仍然有部分人願意精修與學習,那些少數人在一般居民中通常擔任法術嚮導,透過粉色調和劑替旅行者施加指路魔法,一種會持續指出該往哪個方向走的輔助魔法。
向量魔法再往高階進修後會變空間魔法,只有空間感與數理邏輯特別好的人能掌握。同時也被用於繪製世界地圖,目前公認的世界地圖即是穿行者們修訂。淨化後的歸屬地等等也會透過穿行者當公證人進行登錄。
也因此穿行者需要
觀看決鬥的過程
穿行者到底是誰?
往下看下去!
這邊以圖表解釋空間麼法的運作邏輯:
火焰魔法
向量魔法
高階魔法
提取單一特性
發光
高階複合魔法
融合特性
穿行時往比較亮的地方走
就會到達計算好的裂隙出口
元素魔法可以被替換成任何自己習慣的元素
例:換成風魔法可能就是感受風向

區域勢力設定
有人的地方就有團體,有團體的地方就有理念差異。你 站在誰那邊呢?
四方角逐 ✦ 各有居心
服務世人 ✦ 中立族群

穿行者
Wanderer
穿行者是一群神秘的中立存在,他們可能原本來自各方勢力,但成為穿行者後將不被列在任何勢力內。他們的行為單純且絕對中立,被所有勢力敬重甚至神格化。他們是一群對古老知識極度狂熱的份子,願意長久穿 戴厚重的魔法維生服在荒區中長時間探索,即便死刑都可能比較輕鬆。
他們在荒區找到循環儀式的方法後會轉錄並制成特有的卷軸,再透過空間裂隙隨機丟到非荒區的另一端。每個勢力都會定期穿上維生服到混亂區找尋裂隙,試圖尋獲被丟出來的”穿行者詩章”。有別於自然法術如歌一般簡短,循環儀式的咒詞如同書本章節一樣長,故稱詩章。
穿行者人數稀少
主辦會刻意控制出場數量

加爾納帝國
Karna
製造調和劑的先驅,帝國住民高度接受煉金魔法,受國教影響一般住民也願意成為調和劑的原料;改造成核心後安裝至人偶中達成另類永生,成為勞動力或戰鬥力。帝國是財力最穩健的團體,有完整的生存產業鏈,但也最常 受到來犯。

鋼鐵荊棘會
Iron Thorns
不屬於帝國體系住民建立的公會,一群雖然使用調和劑,但堅持研習、傳承自然法術的人,多數是從帝國獨立出來的自治區或其他國居民組成。旗下有許多分會,手段、風格各自不同,但沒有一派偏離會旨,因為一旦偏離會被其他成員剿滅。

維詩
Vis
在一些法力流比較混亂的地區,生物接觸到外流的調和劑出現異化。願意住在該地區並嘗試馴化那些野獸的住民皆統稱為維詩,因施法不易,他們擅長肉搏,生活較為純樸原始。每位維詩都有至少一隻已經馴化的異化生物作為夥伴。

幫派
Gangster
流寇中勢力比較大且比較團結的族群會上升為幫派,除了在帝國境內活動搶奪物資外,與維詩爭奪地盤與捕獵場亦是日常。資源較多、領地較大的幫派可以媲美小村莊,他們也具備自己生產調和劑的能力。打出名號的幫派有很多,故不詳細列舉。

儀式決鬥設定
儀式的成功代表一塊新土地的誕生,為了新鮮空氣,來共舞一場吧!
儀式決鬥與相關文化
如果沒有當下決勝
該區會變成中立區
若在荒區內爭奪詩章僵持不下時,為了避免大批人穿戴維生服費時費力,會直接進行儀式決鬥。不論有多少方勢力,都會派出代表進入想淨化的荒區將儀式開始,而後各自推選出合適的人數、人選穿上維生服到儀式內進行決鬥。
該決鬥的最高規則即是:不影響儀式的進行,因為即便決鬥沒有勝者,但地區順利淨化也代表著有更多公開資源可以在未來爭奪。人們在這樣的文化默認下遵守該規則,互相戰鬥直到其他勢力的人出局,該地區被淨化後的所有權即歸勝者所有。也因此決鬥者為了避免攻擊到頌者或符文,通常不會使用粗糙的廣域攻擊或人海戰術。
在歸屬權各異的情況下,如果有一大片區域的歸屬權太過繁瑣,會有人發起歸屬權重劃。通常都是先透過紙本上的丈量、重新分發為前提,多數也能在這個狀況下取得共識。但仍有不少案例是透過大型的重劃儀式決鬥來將大面積的區域重新發放。
頌者是什麼?
繼續往下看!
現有詩章詞墜與效果
-
快板/慢板:收束速度變快/收束變慢
-
元素司儀:儀式內會有亂竄的火焰影響舞者的自然元素,該元素依照名稱改變,會直接影響儀式內出現的干擾。例如:霧之司儀、雷之司儀、金之司儀等等
-
轉調:符文本身的性質變化,此變化直到儀式開始都不會揭露,且若搭配和頌亦會再次改變呈現方式,故不會於詞墜上顯示。含但不限:隨機分裂成多個小符文飛撞、不定時轉換順逆軌跡、符文體積變大、衝撞力度變大等
-
二/三/四重奏:場地以左右/三角/四方形式收束,不再是圓形
-
和頌/共舞:頌者可以主動轉調/頌者可以透過自然魔法影響舞者
由於同一種類型的詞墜不會重複出現,可以想像最長的詩章名字會是:快板 風之司儀 轉調三重奏共舞。

循環儀式的進行
與決鬥規則
詞墜表在左手邊
儀式可以由一到四人同時執行,隨意站在淨化區域內開始吟唱詩章後,欲淨化的區域會逐漸凝聚所有僅存魔力成等同施法人數量的錐狀符文。符文將以圓形的方式由外而內在地表上均勻散布魔力,儀式形象如唱片機與唱針的互動。在內部進行決鬥的人後被衍伸稱舞者;進行儀式施法的人為頌者。
被符文淨化過的外側區域,魔力稀薄但穩定,可以不穿維生服但卻無法施法,人們也不願意馬上使用調和劑破壞環境。內側區域則會保持可施法但不適合人類生存的魔力風暴狀態,因此舞者們會選擇在逐漸限縮的內側區域內進行決鬥。
不同地區的詩章會有不同的詞墜,詞墜越長、淨化範圍越大,一般符文的移動速度就已經快到稍經碰撞即會毀損維生服的速度,符文本身也會損壞,故舞者數度觸邊除了真的會影響儀式進行外,維生服也會很快無法支撐舞者繼續決鬥。